

如果將阿里巴巴向全社會公開呼吁“像治理酒駕那樣治理假貨”視為打假的振臂一呼,馬云就一定會是對假貨最堅定的宣戰(zhàn)者。
2017年3月7日,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在新浪發(fā)出微博,再次表明阿里將推動加重刑罰治理假貨的決心。馬云寫到:“我建議參考酒駕醉駕治理,設想假如銷售一件假貨拘留七天,制造一件假貨入刑,那么我想今天中國的知識產權保護現(xiàn)狀、食品藥品安全現(xiàn)狀,我們國家未來的創(chuàng)新能力一定會發(fā)生天翻地覆的變化。”馬云在微博中表示,這幾年自己認為最經典的司法進步就是酒駕治理。假如沒有“酒駕一律拘留、醉駕一律入刑”的嚴刑竣法,今天中國要多出多少馬路殺手!再看假貨,絕大部分制假售假者幾乎不承擔法律責任,違法成本極低而獲利極豐,很難想象假貨如何才能打干凈!一周前的2月27日,阿里巴巴集團向全社會公開呼吁:完善法律法規(guī),嚴格執(zhí)法、加重刑罰,加大打擊制假售假的執(zhí)法力度。馬云舉例,對涉假行為的法律規(guī)定,很多國家奉行嚴刑重典,如美國,初犯10年以上的監(jiān)禁,重犯20年以上,公司會罰到破產,連攜帶使用假貨的人也會面臨拘留,如此才有了今天美國的創(chuàng)新環(huán)境。但在國內,公檢法部門去年投入了巨大的力量打假,但是因為現(xiàn)有法律法規(guī)的滯后和不切實際,眼睜睜看著眾多案犯不能繩之以法。以阿里巴巴為例,去年大數據排查4495件線索,截至目前,公安機關得以依據現(xiàn)行法律規(guī)定進行刑事打擊的只有469件,只占十分之一;我們研究了33例已經判決的案件,比例不足1%,80%還判了緩刑;我們也研究了去年工商行政處罰的200例制假販假案件,平均罰款額不到10萬元。這樣的局面只會鼓勵更多人前赴后繼地參與制假售假!
馬云呼吁說,假如改變入刑標準,治理假貨的結果肯定會大不一樣:社會會形成共識,司法機關有法可依,政府部門杜絕權力尋租;更重要的是這代表了我們國家對知識產權的保護,對創(chuàng)新的決心和真正的行動,代表了我們社會的重大進步!因為假貨對中國的傷害,遠遠不是我們看到的假貨本身,而是對創(chuàng)新的傷害、對勤奮誠信之人的傷害,對國家未來的傷害……
馬云一直毫無保留的參與及支持打假。在2016年3月阿里巴巴打假誓師大會上,馬云將阿里巴巴每年投入10億、運用最先進大數據防控模型的2000人專業(yè)打假隊伍稱為“打假國家隊”,因為“假貨最大的傷害是對整個中國社會的傷害。我們不僅僅為阿里巴巴而打,為中國而打,還在為我們的后代而打?!?/p>
馬云對于加重刑罰治理假貨的呼吁由來已久。2015年他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:“我們需要的是法律的完善,機制的建立,提高造假者的成本,讓不誠信的人寸步難行,讓有能力的中國制造創(chuàng)出自己的品牌。這是阿里巴巴對待假貨的終極目標?!?/p>
2016年6月馬云在華爾街日報發(fā)表署名文章《阿里巴巴保護知識產權的立場及思考》,對全球消費者表示:“阿里巴巴絕不姑息縱容而是堅決打擊假冒商品。品牌商和其知識產權必須受到保護。我們對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的行為零容忍,現(xiàn)在不會,將來也不會”。在今年1月舉辦的達沃斯論壇上,馬云則用“與人性貪婪的戰(zhàn)爭”來比喻打假,稱利用大數據和新技術與全世界通力協(xié)作是贏得戰(zhàn)爭的方法。
阿里巴巴此前的呼吁已得到了兩會代表委員的關注和響應。3月4日,多次提出影響廣泛提案的全國政協(xié)委員朱征夫向媒體表示,將在兩會期間提交《關于對制假售假行為加大打擊力度的提案》,建議加重對制假售假的刑罰處罰。
記者林潔
【版權聲明】凡本站未注明來源為"中國科學網"的所有作品,均轉載、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,轉載、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,并自負法律責任。 中國科學網對文中陳述、觀點判斷保持中立,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。
【特別提醒】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(xiàn)在本站,可聯(lián)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。郵箱 biz@minimouse.com.cn